“8000字”规定:表面“给力”实则“浮云”
文/三刀柔情
据报道,武汉市委、市府办公厅将下发改进会风的文件,要求全市性会议领导讲话不超过8000字,一般性会议不超过5000字,并提倡即席讲话。(武汉晚报,4月7日)
在我们国家,无论机关还是企业,学校还是工厂,会又多又长,大概也要算一个特色。在会上,领导口若悬河,听者却于云里雾里神游,以至于会开完了,往往对于会议的重点内容仍不知所云,然后回去再看手中发的书面材料。
可以说,形式主义的会风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情况,面对这一问题,党中央非常重视,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发出了大力整治会风的号召,要求“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武汉“8000字”的规定,正是对中央号召的回应,对于“开短会、讲短话”进行了更为明确更为细致的限定,体现了武汉方面“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然而,“8000字”的规定是否能有效改进会风?恐怕前景并不明朗。
关于开会演讲,林语堂有一句名言:“绅士的演讲,应该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这虽是一句俏皮话,但恰到好处地对那种冗长空洞、令人生厌的讲话进行了温和的讽刺,这个讽刺是如此精辟,以至于今天饱受不正会风折磨的人们,在听到这句话时,都能会心一笑,纾解心中的郁闷。
其实,对于讲话,大多数人包括领导在内,基本都认同“越短越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会仍然如“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官本位”思想以及民主机制不够健全。
一者,“短话长说”只是领导的“专利”,一般人偶尔发个言,都会被要求“长话短说”,即便不要求,又有谁没眼色到说得比领导还多?即便有这样没眼色的,说到一定时候,也会被“委婉”地打断。于是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会场的潜规则:领导讲话的“长度”和他的“权力”构成一种奇妙的正比关系,或者说,这种随心所欲不被打断的讲话的“专利”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官位”、“级别”、“权力”的象征。
二者,我们的会议模式往往是这样的:领导长篇大论地讲,职员昏昏欲睡地听。这样的会,显然不够民主,而在不够民主的会上,出现“一言堂”、领导“满堂灌”的现象就再正常不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8000”字规定就很难发挥应有的效力,如果领导讲到第8001个字仍然兴趣盎然,又有谁敢来“叫停”?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若不从根本上扭转官本位思想和健全完善民主机制,“8000字”规定虽然看起来很“给力”,但很可能转眼便成“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