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是老上海人刻骨铭心的记忆,是追寻上海历史风烟的去处。
据有关资料记载,石库门住宅完全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十九世纪后期,在上海就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石库门”。这种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石库门作为建筑和文化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有说石库门的出现是上海城市生活发展变迁的必然。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风东渐,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的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石库门里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成为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
有说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门”。
石库门建筑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占据了当时上海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至今还有近40%的申城市民居住在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石库门中,成为了一把城市记忆钥匙。当然,石库门进入城市文化遗产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