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南宋造纸遗址

南宋造纸遗址

   他说,产量大、成本低的竹纸,对当时的文化普及起了重要作用。“那时,国子监免费给学生发教材,考上进士、举人的很多,平均每20人里就有一个‘大学生’。”
3 V1 L2 o9 v4 Q" ]   抄纸:在抄纸槽里加入悬浮剂,将纸纤维分散充分,再用方形竹篾一张一张筛出,筛一张,就是一张“湿纸”。4 L( O3 O! ?+ R4 f2 o( K6 L4 h
2 n; J* y; {# X
        煮镬:石头砌成的灶台,架一具直径约5米的大铁锅,上面套一个木桶,加入沤好的原料,点火煮8天8夜。
! F! a8 R6 w: B( W. x! T  “富阳紧靠杭州,在南宋时期也算是在天子脚下,各地精英汇聚,所以,有着这么先进的生产技术不足为奇。”% C; l$ P" f, Q

- c& F6 Z2 \3 Q  【相关】
& W0 B1 ~% ~0 Q8 o2 b8 `  舂料:利用杠杆原理,将浆灰后的物质,经过人力踩压,充分分解成细小的纸纤维,纤维越细小,生产出的纸张越紧致,耐折性好。
8 L% d7 Y0 {- f3 K1 `4 t0 R/ J  “你看这里,南面是凤凰山,有充沛的山水;北面是水渠,有南高北低的地势,形成一个自然坡度,这对古时造纸的引水、排水非常有利。”他介绍,造一斤纸,一般需要1万斤水。
2 n" F+ w: ?; R( }) H" T
; @! {! c) Z  q# I/ D; d  经过近半年的考古发掘,一座大型南宋造纸遗址,昨已在富阳高桥镇泗州村完整呈现。/ E$ @9 H# W, D5 T
  修320国道时偶然发现
1 s: i  m8 {+ L  通过对出土瓷器、日常用品、土层等考察,可以肯定这个遗址至少为南宋中后期。而根据出土的其中两块砖上刻着的“丙申七月召……道……邵子杨……至道二年……”、“大中祥符二年九月二日记”等纪年铭文,甚至有可能将遗址的时代上推至北宋早期(即公元1009年),距今1000年,比此前发现的江西高安明代造纸作坊遗迹至少早359年。
, V! V* @& c! {( \; y# i# h  焙纸:遗址中有道“火墙”,其实就是一道夹心墙,在中间部分生火,温度到达一定时,将湿纸贴上墙面,只要几秒钟就可烘干。
' l8 W3 Q, R9 w" H1 v+ n6 ]# J5 ~# x1 @5 F  “出土了不少遗物,大部分是瓷器,都是宋瓷。”瓷器考古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说,有一种龙泉窑青白瓷碗,还带着银扣,另外,还有景德镇青白瓷碗、龙泉窑粉青瓷立式香炉等,可都是上等货。. Y' Z) {' u6 k% l
  根据遗留的实物设施推断,工场规模很大。据估计,当时有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工人在此“打工”,日产量高达10吨。8 [0 l9 Y6 T( l) [6 H
6 g& X6 k, \9 Z* j$ x
  浆灰:煮好的原料经几次漂洗,将石灰充分洗去,留下干净的纸浆。! h( d" `$ e) v% N6 x$ |2 T
  可能专供皇家 每天产10吨
4 h% D$ v3 {! B# e4 N% N  沤料:将砍下的原料,放进石灰水池里浸泡3个月。/ o$ j; Q" a  @( S- }; ~* E0 X

& O2 P% l+ q  {7 L/ e  将历史记录往前推359年
" |) Y; N' o- E  y2 v* E0 }
$ |6 t; E6 S1 M$ j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专家权威考证,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工艺流程最完整的造纸遗址。
4 p) u+ |0 G' f( x0 T8 H9 o  将在遗址上建“造纸博物馆”
& E" t! C! O! B6 n  这块遗址上打算建个造纸博物馆,将古代人的造纸流程和工艺展现给大家看。, G7 `: z! Y* m8 e  ]) B! n% T3 B
1 C2 k* k, o4 n) k8 @8 o" @0 R1 J7 o
  当年的造纸流程
5 [: R: ?5 z& P& M" R8 e/ P" {2 g
+ R' g  B  p/ w1 \7 |4 ~# _       经过挖掘,包括在遗址周边开挖探沟,发现这个造纸遗址面积很大,约22000平方米,包括造纸作坊区和生活区。
- J2 n1 t3 Z. v+ X( A  将来,富阳将建起一座造纸博物馆。而这个遗址,也将为著名的富阳造纸给出更权威“历史证据”。3 ?0 _; M$ G" f; G! T% a

  H% C( E4 D: A/ S' p% |. `
2 b4 V. ?1 z- Z2 U  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科学史教授潘吉星眼中,“这样的重大考古发现,近年来少有。”1 [5 u) e2 ]) B  z8 m

/ d! a* K* F8 `. l! \2 f5 z- p+ M8 o, U: a
  时报讯  造纸术位居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首,可古代人怎样造纸,需经过哪些流程?工场里有怎样的技术设施?
! \4 p2 z$ w- F7 ?* H0 H  “这些都不是一般小作坊能用得起的,我们推断,这个工场可能有官方背景,是专供官府或皇家用纸的造纸工场。”秦大树说,还有一个线索:与官办的老虎洞窑址路面一样,这里的路面都是以卵石铺地、香糕砖砌边。. N4 C$ }- l  k4 v) U
% f$ F. b! w4 i
  这处造纸遗址的发现很偶然,“去年,富阳修320国道,受降至场口段改建工程,就在高桥镇泗洲村附近。遗址位于凤凰山北麓,距地面仅约0.5米,工人挖出了不少碎瓷片。我们断定,地下肯定有宝贝。”主持本次考古发掘的杭州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唐俊杰说。- K2 Q+ o8 w/ j) O
  “我们目前只发掘了2000平方米,遗址包括造纸工艺流程的六个主要环节。”唐俊杰说,“出于保护遗址目的,不准备再挖掘。”: r5 w& e/ n- m: C' D4 \* }

5 w- T0 Y8 J+ B5 f5 t- r- h       中科院专家称之为“重大发现”,它可能比此前发现的江西高安明代造纸作坊遗迹早359年。
5 l& L0 M2 O' ^  □见习记者 孙钥
4 `: `. |7 _7 B' M, n) \* f  南宋时期,富阳生产的竹纸,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销往日本、朝鲜及西欧等国,影响很大。

TOP

今日热门主题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