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上海自贸区第一案将开审 [打印本页]

作者: nsy    时间: 2013-11-5 09:59     标题: 上海自贸区第一案将开审

如果自贸区里两家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项目上产生纠纷,找谁讨说法?很简单,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院。在这里他们可以选自己信任的外籍仲裁员,按照他们认可的外国法律进行裁决。

  10月22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院”正式揭牌,作为自贸区内争议解决和法律保障的重要制度性安排,目前已开始运作,并已受理了一些相关咨询,本月第一起案件将开审。据悉,自贸区仲裁院是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贸仲”)的一个工作平台,其国际化水准位于全国仲裁机构之首,近5年来已经处理了73件当事双方都为外籍的纯国际案件。

  随着公众对上海贸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近日本报专访了上海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闻万里。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里不仅可以仲裁企业之间的商事纠纷,也可申请仲裁一些民商事纠纷。近年来的民商事仲裁案件中,有不少上海人与外籍人士之间的租赁纠纷以及数值过千万的个人理财纠纷。

  1 世界500强“有事”找贸仲

  上海自贸区投资便利化、扩大开放等政策措施所产生的“磁吸效应”将大幅提升国际投资、贸易的交易量,涉外商事纠纷将不可避免地增多。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3部法律的有关规定暂停实施。而商事仲裁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程序简便、信息保密、执行得到法律保障等优势,使其成为越来越多当事人解决争议的首选。

  “我们其实很早就接到调研的通知,一直在研究这项工作。”闻万里告诉记者,经济管制突破一定要有法治配套。自贸区最重要的是国际新规则的试验区,自由贸易最重要的含义是,放松政府管制,充分尊重投资人、合资方的意思自治,这种背景下发生争议也要以最能体现意思自治的方式来解决,这就是仲裁解决,而非法院诉讼。

  仲裁的最大特征就是高度的意思自治性,由当事人双方协商是否选择仲裁来作为纠纷解决的方式,同时还可以选择哪家仲裁机构进行仲裁、适用哪国法律进行仲裁、选择哪位仲裁员进行仲裁……高度的自治性让当事人能够在仲裁前、过程中以及执行时都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权益,既不会因为不了解某国法律而陷入被动,更不会因语言隔阂而让财产出现无谓损失。

  能让上海贸仲入驻自贸区的因素是因为其近些年来的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在处理国际争端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目前,上海贸仲受理案件的当事人已遍及中国各地及世界66个国家和地区,其仲裁裁决依据《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已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在境内外初具影响力。2008年至2012年间,上海贸仲共受理仲裁案件2541件,其中涉外案件占27%。

  闻万里说,上海贸仲的发展最值得骄傲的是,凭借着上海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和自身不断的探索创新,目前625名仲裁员中就有199名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外籍仲裁员参与仲裁案件的意义不只是减少各国当事人在语言上的障碍,更重要的是尊重世界各国的法律和商事交易惯例。因此,上海贸仲在5年来处理了73件当事双方都为外籍的纯国际性案件。打个比方,双方都是老外,但是项目在中国,出现纠纷时,无需到国外仲裁,只需要在上海贸仲申请,双方选择自己信任的仲裁员,于是一个简易的“国际仲裁庭”就成立了,很多纠纷快速解决,让双方都心服口服。据悉,目前,落户上海的世界500强企业基本上均选择上海贸仲作为争议解决机构。

  此外,上海贸仲的网站每天都有来自十个以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登陆。上海贸仲已经受到广泛的国际关注。

  2 六大类涉自贸区仲裁案

  在自贸区内,90多项先行先试的事项中包含了一系列对外资开放的新领域、新模式、新业态,涉及投资、贸易、金融、航运等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仅仅投资领域服务业的扩大开放领域,就将产生以下六大类“涉自贸区仲裁案”。这六大类案件包括:金融服务类、航运服务类、商贸服务类、专业服务类、文化服务类、社会服务类。后三类则将更具有试验区的独特性。

  以“专业服务类”为例,企业进驻自贸试验区后准备海外上市,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但上市最终未获成功,企业和律师之间发生服务纠纷,“专业服务类”仲裁案件便由此产生。闻万里表示,这类纠纷在平时审理中也经常碰到。不少企业上市前与律师签订的报酬协议是上市后支付,一般都多达几百万元;但是上市若不成功,经常会有纠纷产生。律师的劳动已经付出,究竟该如何评判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评估过程。

  3 个人理财纠纷也可寻求贸仲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前身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成立于1988年,今年4月更换为现名,并同时启用“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新名称。上海贸仲虽以国际经济为名,但不只受理国际和企业间的纠纷,还可以受理其他民商事方面的纠纷,这是很多人所不太熟知的。闻万里表示,近年来贸仲受理的一些小到涉外租赁,大到个人理财以及服务费方面的纠纷也非常多。今后,在自贸区出现的个人理财纠纷,也可到自贸区仲裁院来申请仲裁。

  此外,上海民间财富积累深厚,一些个人投资者参与的理财项目,动辄几千万,也因为数额巨大,来到贸仲。比如孙先生前些年做生意、买房子积累了上亿财富,他拿出3000万购买了某个公司的未上市的原始股,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上市没有完成,他要求回购并要求对方给予相关收益。对方虽然没有上市成功,但也支付了很多成本,当然不乐意。因此,这样的纠纷也会寻求贸仲裁决。

  仲裁“一裁终局”,高效、便捷,节省成本,在快节奏的经济生活中,更容易成为当事方的首选。而且,仲裁还可根据申请人的意见,调整开庭时间或是快速审理,促进纠纷的解决。

  4 春江水暖仲裁知

  上海贸仲因为受理国际企业的纠纷较多,能够更早接触到最前沿的经济问题,诸如融资租赁、私募股权投资等问题对中国法制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他们已经形成了相关的报告,交付相关管理部门供决策参考。

  在中外企业的纠纷处理中,上海贸仲也能发现中国法律工作者的国际法律服务能力的差距,比如中国律师目前通晓语言和法律双料人才仍然奇缺,经常是能拿到业务的老律师不懂英文,外文好的年轻律师又接不到案子。于是有时开庭时会看到,懂外文和法律的律师一人就能担纲,而另一方可能需要来三四个律师分别负责语言翻译和内容陈述。

  “来上海贸仲来开庭,对中国律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可提升国际法律服务能力。”闻万里表示,其实这也是上海贸仲一直努力的,为了做好国际服务,上海贸仲的秘书处担负着全英语的接待工作、庭审记录,在打造四个中心时,也要打造国际仲裁中心。现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都在抢“亚洲仲裁中心”的地位,上海打造国际仲裁中心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必备条件。香港和新加坡的竞争反而可以倒逼上海增强打造成国际仲裁中心的决心,仲裁机构发达与否是一个城市法治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也是法治城市的重要内涵。

[原标题:自贸区第一案将开审 国际仲裁中心"国际化"水准居全国首位]
  [来源: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王凤梅 余承毅]




欢迎光临 外滩论坛 (http://waitan.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