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聚焦外滩跨年之殇(7):头七现场家属要求追责
[打印本页]
作者:
nsy
时间:
2015-1-7 00:11
标题:
聚焦外滩跨年之殇(7):头七现场家属要求追责
(转载) 外滩踩踏事件记者手记:头七现场家属要求追责
逝者留下的不应只是一个名字
2015年1月6日,一股强冷空气南下抵达上海,黄浦江边湿冷,寒风穿过街区巷道吹得呼呼响。今天是12·31外滩踩踏事件遇难者的头七,陈毅广场早早用铁栏围了起来,以便家属和市民献花悼念。
通往陈毅广场的街道里,停满了警车,路口站满了维持秩序的警察。市民和家属献花的入口分隔开来,市民从陈毅像后绕过去,献花、双手合十鞠躬、拍照,然后出来,整个过程不超过3分钟。
现场很容易辨认出家属,除了悲痛严肃的表情,很多从经济落后的地方来,一副老实巴交的面孔,穿戴朴素。踩踏事件处理工作组的人陪同家属进到献花区域,喊话引导鞠躬。有的家属几乎用尽全身的力气哭泣,那声音如同要将天地撕裂开,每一声都扎到人心里,旁边是手捧遗像的人低声抽泣。
从遗像上看,逝者都很年轻,光看死亡名单上的年纪,总觉得是冷冰冰的数字,当看到家属捧着的黑白照片,才觉得生命的脆弱。31日晚上,十几分钟的时间,他们就再也没能睁开眼来。
每次灾难发生,都会有人质疑逝者报道侵犯了死者的隐私,亲眼看过家属等待辨认遗体、殡仪馆告别、手捧遗像悼念的场景,就会懂得人最后留在世上的不应只是一个名字,他们应该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物刻画。灾难里,逝去的不只是名字,而是鲜活饱满的生命。讣闻在西方占据重要的版面,有专门的讣闻记者。
被工作组隔离开来的家属,见到有媒体在,情绪有点激动。挣脱工作人员的搀扶,跑到靠近媒体区的铁栅栏处“控诉”,要求追责。很快,几个工作人员将其“劝服”带走。
踩踏事件后,家属给我打电话,说家属们被政府分拆开来住,他们不能互相联系,商量事情,问我要别的家属的手机号。将家属分开安置,几乎是如今政府处理事情的惯用手法。
不因定性为“事件”而回避责任
后来,陆续有家属冲向媒体区,表达希望问责的想法。有个上海官方媒体人在我旁边说:“这是场事件,而不是事故,没有责任方,这是一开始就定性了,而且是中央定性的。”在媒体区,听到这样的说法,让我吃了一惊。
我马上百度了下两者的区别,“事件是不受人的意识所左右,按照自然规律发生的。”“事故是人的意识所参与,但却不是人的意识所追求的结果。”
很多网友和这位媒体人的想法一样,他们认为当晚政府没有组织活动,到外滩是群众自发的行为,发生踩踏事件是无法避免的。但经过调查,死神至少是跨过4道关卡才到来的,而在每一个关卡上,政府都失守了。如果说,每一个环节,政府都做到位了,到最后事情还是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另说,现在的问题是,不管政府有没有组织活动,踩踏发生前,该做的都没有做,或者说没有做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应该被问责吗?
通过调查,我发现避免踩踏事件的最后机会在晚上8点到9点间,当警方监测到人流超过去年的30万时,没有启动任何应急和新增警力来控制人流走向。2013年底30万的人流,是采用了何种安保措施才得以确保安全,警方不会不知道。在晚上近9点时,人流达到第一个峰值,对于可能出现的危险,难道不应该预见到吗?直到11点30分,陈毅广场通往观景平台的台阶处人流停滞前,警方都认为人流属于正常。
很多网友和那位记者都认为,这种“意外”把板子打到哪个部门身上都不公平,公民素质低,要负责任。我不否认每个个体对自身安全负有责任,但政府公共管理的意义在于,当个人不能很好的自我管理、社会包括各类组织不能很好的自我管理时,政府是需要兜底的。换句话说,不管当晚有没有组织活动,自发前往的观众是否有素质不高的行为,政府都需要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做好应急。
11月底,去台湾采访九合一选举,看到竞选人在拜票时的低姿态,费劲力气争取每一张选票。国民党惨败,采访国民党立委吴育昇时,他说,这次台湾选民用选票教训了国民党。老百姓是可以用选票决定权力的归属的,那时手握权力的人谁敢推诿傲慢?
台湾顶新集团出了食品安全问题,全台湾的媒体、民众不停问责,一步都不会妥协、退让,而不是另一个话题出现后,问责戛然而止。(凤凰网 叶宇婷)
欢迎光临 外滩论坛 (http://waitan.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1.0